未来蚌埠街上跑智轨 延安路与东海大道“上天入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市交通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拥堵,缓解交通拥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地铁、有轨电车、BRT(快速公交系统)、云轨、云巴、智轨(SRT)……公交运行方式已经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一种才是最适合蚌埠这座城市?常规的公交运行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出行更多样化的需求,重构公交运行模式才能更有效提高公交吸引力。
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规划部门制作了一项关于《蚌埠绿色新型公交系统规划》的专题研究,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轨道交通和绿色新型公交为“骨架”
“绿色新型公交系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不是单纯的公交改造项目,它包括城市交通和环境整体改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工程科负责人陆民介绍,绿色新型公交系统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是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与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构成的多层次、一体化大公交系统,它支撑都市区、市域、中心城区不同圈层公交出行。它不仅仅包含以往普通的公交车,还包括虚拟轨道系统、单轨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等。
从2035年的规划年限来看,规划设计部门认为我市更适合构建Ⅱ型大城市公交发展模式。
Ⅰ型及以上大型城市是指具备开通轨道交通条件的中心城市,这类城市中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和轻轨作为骨架,新型公交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辅助补充或过渡。Ⅱ型大城市是指轨道交通难以建设,采用绿色新型公交系统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骨架和支撑;具体的新型公交模式选择要与本地发展相适宜。
“构建蚌埠绿色新型公交体系,就是构建以轨道交通和绿色新型公交为骨架,多层次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共享车辆为补充,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为延伸的大公交体系。”陆民介绍,对蚌埠而言,加快构建骨架公交网络,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改善整体出行体验,优先发展高品质新型公交才是当下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铁路开行4条市域列车
我市正在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城市,无论是融入周边的城市群还是都市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需求更为迫切。在《蚌埠绿色新型公交系统规划》中,提出了市域铁路的建设,认为我市应利用铁路开行市郊列车,支撑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市域铁路又称市郊铁路,指位于中心城区与其他组团间、组团式城镇之间或与大中城市具有同城化需求的城镇间,服务通勤、通学、通商等规律性客流,快速、高密度、公交化的客运专线铁路。线路长度一般在50公里~100公里,平均站间距在3公里左右,设计时速100公里~160公里之间。
市规划部门认为,在2035年之前,我市应开通四条市域铁路,分别是:
蚌埠—固镇线
利用京沪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由北向南串联覆盖固镇、新马桥镇、蚌埠站等片区,线路长度约45公里。
蚌埠—五河线
利用沿淮快速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由西向东串联蚌埠南站、王庄镇、新集镇、五河县,长度约60公里。
蚌埠—明光线
利用京沪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由西向东串联蚌埠站、凤阳县、板桥镇、明光市等,长度约60公里。
蚌埠—长丰线
利用合蚌客专开行市郊列车,由北向南串联蚌埠南站、淮南东站、长丰县,长度约63公里。
“智轨”更适合我们
探索构建适宜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规模的公交发展模式,蚌埠需要什么样的绿色新型公交?
规划部门的答案是高品质、高兼容、低门槛。但在政策条件不改动和行政区划不调整的情况下,蚌埠近远期均不具备建设地铁的条件,中远期具备建设轻轨的条件。
在对现代有轨电车、云巴、智轨、BRT等常见中运量交通制式必选后,规划部门得出的结论是,地铁、轻轨受审批及自身建设的影响,建设周期强、工程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蚌埠近期难以满足建造条件。导轨式胶轮系统(云巴)在塑造城市特色、舒适性、环保性等方面具优势,但与常规公交系统兼容性差,要求布设通道交叉口相对较少。智轨/有轨电车具有技术成熟、舒适性、环保性等方面优势,兼具建设周期短、造价成本低的优点,便捷灵活,运量适中,能与常规公交较好兼容,利于蚌埠城市形象及品质的提升。
智轨就是以地面虚拟轨道导向运行的超轨列车,融合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优点,集“低成本、中运量、智能、环保、便捷”于一身,是结合有轨电车与BRT技术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是国家倡导的新基建项目,也是新一代5G智能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噪音、载客大、低成本、建设流程短等特点。
延安路与东海大道“上天入地”
构建绿色新型公交主骨架,规划部门提出的近期规划是,依托以东海大道和延安路构建绿色新型公交快速十字骨架,覆盖主要的客流流向。中远期规划是,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客流需求进一步完善绿色新型公交网络。
为了绿色新型公交拥有路权保障,规划部门提出“局部廊道立体化”的概念。并以东海大道和延安路为示例。
东海大道下穿:东海大道目前为双向8车道,为消除沿线交叉口延误,不占用地面道路空间,建议对朝阳路—宏业路段进行下穿改造,按照轻轨建设标准设置地下智轨专用车道,预留发展空间。
延安路高架:根据延安路跨河桥规划,北段(治淮路以北)桥面空间已预留高架云轨跨河空间,可以利用预留云轨空间开行智轨列车;中段(治淮路-胜利路)未考虑中运量预留空间,为不占用地面道路空间,建议智轨专用道下穿;跨铁节点规划为双向6车道,建议利用两条路中车道作为智轨专用道。
构建220公里长的公交专用道系统
构建绿色新型公交体系,除了需要搭建新型公交骨架、现有公交线路优化外,还需要构建公交专用道系统。规划部门提出打造220公里长的公交专用道系统。且公交专用道系统可分时段,比如淮上大道、延安路、东海大道设置时段为全天,凤阳路、胜利路、涂山路、黄山大道、大庆路、燕山路、朝阳路、宏业路、解放路、学翰路、司马庄路、迎宾大道等路段为高峰时段,即7:00—9:00,17:00—19:00。
另外,结合绿色新型公交线路运营,还需要配套落实公交场站,强化轨道公交一体化接驳。规划部门提出,结合两条绿色新型公交廊道布设,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公交线路的端点和拐点处公交场站布局。规划落实紫荆名流、凤阳东路、奥体中心等公交场站,提升常规公交运营组织灵活性和运营效率。结合上位规划及用地条件,规划部门建议规划新增皖北医疗中心、吴湾路、六股道、高铁蚌埠南站东、李楼等公交场站,完善常规公交与绿色新型公交接驳换乘。(注:此规划方案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明日,蚌埠新闻网记者将继续关注《慢行交通(步行与自行车)系统规划》。
来源:蚌埠新闻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