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高地

蚌埠资讯发布 2022-03-13 09:47:1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进入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开始显现。江南湖荡,朔方草原,文明之花,丛丛绽放。

进入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开始显现。江南湖荡,朔方草原,文明之花,丛丛绽放。

先民在蚌埠双墩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们制作了釜、甑、盆、钵等陶器,斧、铲、锤、臼等工具。利用大蚌壳做刀、铲,收割采集水稻、野小麦、薏苡、莲藕等食物;用弓箭石块打野猪、猎麋鹿;用渔网捕鱼捉虾。闲暇时,在陶器上刻下符号,记录一段时间的收获;把兽牙、小石球钻孔磨光,做成装饰品;捏塑小陶人,表达美好的生活愿望。

在2005年11月召开的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研讨会上,专家论证,以双墩遗址为代表的同类型文化遗址,具有淮河流域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兼有南北方早中期原始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和地域分布,具备了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要素,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双墩文化。

骨针

双墩遗址是淮河中游文明起源的肇始之地,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布版图上,潜山县薛家岗文化代表着长江流域安徽部分的文化面貌,蚌埠的双墩文化则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

双墩遗址有多古老?

>7000年

双墩地名源于一个神话,这个神话或许暗示了双墩有不同寻常的历史。

在淮河与北淝河之间,有“一溜十八岗”东西向排列。从吴郢村向西,依次有丁岗、王小岗、徐小岗、大岗、苏家岗、王家岗、魏家岗等,双墩村就在丁岗和王小岗之间的一片台地上。

“夸父逐日”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神话,在绵绵不绝的传承过程中,各地都留下不同的版本。双墩版本中的主角换成了二郎神,大概是三只眼的二郎神更有神通更有智慧吧。

双墩自古流传“杨二郎担山撵太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二郎神挑着两座山追赶太阳,走到淮河边的一个地方,他停下来歇息。脱掉芒鞋,磕了磕鞋里的灰土,然后又继续上路了。磕下的灰土就是后来的双墩。环双墩而建的村庄就叫双墩村。村民说,这两个墩子也很神奇,再大的水都淹不掉它,水涨墩子也长。这个夸张的神话故事,是双墩人童年的深刻记忆之一。

双墩遗址雕塑再现了双墩先民的生活场景。

双墩遗址在哪?就在双墩村北侧,南距淮河3.5公里,东北距北淝河2.5公里。初期勘探遗址南北长约180米,东西宽约1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为一片台地,原是一处“乱坟岗”,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其上有石斧、夹砂陶和夹蚌陶等新石器时代遗物,1986年秋蚌埠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著名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于当年发现;安徽省考古所于1991年春、1992年秋两次发掘,出土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种类繁多的文物,在很多陶片上还有刻划符号。2014年至201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再次进行系列发掘。

1991年发掘中发现了一些木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其中5件木炭样本做碳十四年代测定, 测得年代上限为距今7300年、下限为距今6500年左右。是安徽省内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遗址。而新的勘探结果表明,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双墩人生活水平怎么样?

米面鱼肉都不缺!

双墩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极具特色,反映出双墩当时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社会形态和精神风貌。

双墩遗址发现了稻壳的印痕,鉴定为粳稻、籼稻。淮河上游早于双墩1000多年的贾湖遗址,和下游比双墩年代略迟的龙虬庄遗址都发现了炭化的稻谷,证明在双墩时期,淮河一带已普遍种植水稻,大米是蚌埠人的主食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团队对双墩遗址出土的6件石制工具表面提取到的残留古代淀粉粒进行了植物种属分析,发现了来自小麦族、水稻、薏苡、莲藕、豇豆属等不同植物种属的古代淀粉粒,证明双墩先民农业种植种类的广泛多样。

刻在陶器外壁的人头像。

出土文物中以陶器数量最多,器壁厚薄不匀,均为纯手工制作。从材料、数量上看,红褐色夹蚌陶为多,还有夹砂陶、外红内黑的夹碳陶等,夹云母的灰陶和彩陶较少。从硬度、密度上看 ,烧制温度达到八九百摄氏度左右,质地较硬。主要器型有釜、甑、罐、碗、盆、钵、盘、鼎等。储藏、炊煮、蒸滤等功能多样、用途不一的陶器,反映出双墩先民的食物种类、饮食方式、适用范围的多样性,同时也是双墩人的创造能力和文明高度的展现。如陶制四流器,形状似碗,口沿有四个流口,为国内仅见,是一个全新的文化类型;陶制组合炊具中的甑形状多样,其中有的甑底部或底、腹均布满箅孔,供蒸制食物时使用,制作特别精巧,体现了双墩先民的聪明智慧,也说明当时人们的需求已趋于精致。

蚌器有刀、铲、锯、纺轮、勺及饰品等,作为工具使用,主要是利用蚌壳的锋刃来切割和刮削。骨角器包括锥、凿、矛、镖、镞、匕、针、管和鹿角勾形器等。经过切割、打磨、钻孔、抛光等工序,主要为手工工具或渔猎工具,如矛、镖;还有一些作为饰件佩戴,如用骨笄束发。骨器制作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如最细的骨针比火柴杆还细,穿线的针眼仅有零点几毫米,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史前时代,你能想象双墩先民用何种工具钻成的吗?

石器数量不多,有斧、铲、锛、锤、臼、球和砍砸器、研磨器、砺石等,多为生产工具,大都经过反复使用,完整器少。科技考古专家发现,在双墩时期,杵臼类工具逐渐取代磨盘磨棒成为专门的农作物加工工具,杵臼类组合工具同时具有砸击和研磨两种功能,脱壳效率更高,可加工种类更多。这一发现对研究我国史前先民食物加工工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你知道吗?傍水而居的双墩人喜食河鲜、也好吃肉。与蚌壳螺壳同时成片出现、数量众多的渔网坠,青鱼、草鱼、鲶鱼等鱼类遗骸,是双墩人食物中鱼虾蚌螺占比较大的重要物证。2014年至2019年的系列发掘,还在同一文化层中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有猪、鹿、水牛等,甚至还有熊、豹、虎等猛兽。双墩刻划符号中已有野猪和家猪的不同形象,在出土的动物骨骼中,猪骨占很大比例,说明了双墩人对猪、鹿、水牛等动物的驯化养殖水平,也说明双墩先民食谱广泛,饮食结构比较均衡。

农业种植、家畜养殖、渔猎并举的经济结构,先进工具制造与应用的发达技术,肉鱼稻麦等种类丰富的日常食谱,展现了7000年前后淮河之滨的社会风貌。

双墩人爱美吗?

看看小陶人吧!

双墩先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制作了林林总总的艺术品。从有些器物纹饰、造型可以看出双墩人的生活情趣和宗教信仰。如有些陶器表面有绳纹、几何纹、植物纹,有的是描画,有的是戳刺,有的是手指按窝,彩陶则用红、黑、赭、白等矿物颜料,在陶器内外描绘几何线条或植物花纹。陶器中的釜、鼎、甑等常用祖形器支架,祖形器形似男性生殖器,这是双墩先民生殖崇拜习俗在器物上的表达,希望氏族如瓜瓞绵绵、繁衍兴旺。

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

双墩陶器还有不少鸟的形象,如常见的鸟首形器鋬,还有鸟形陶塑等。有的塑造得很生动,这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鸟是淮夷族群常见的图腾,传说黄帝之子少昊是东夷族的首领,即以鸟为图腾,率领了20多个以玄鸟、青鸟、鸿鸟等为图腾的部落。“淮”字本义就是河边的短尾鸟,后来随着夷族部落融合、壮大,最后汇聚成“凤”的形象,成为东方民族的象征。

艺术品中还有蚌壳磨制的玉璧、陶器上的人面刻划、陶塑人头像、陶球、陶塑动物等,既有对自然的模拟,也赋予了抽象的概念,粗犷之中显露秀美,朴拙之中带着天真,反映了双墩先民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其中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蚌埠市博物馆继汤和墓出土的元青花瓷罐之后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双墩遗址先后出土了600多件陶器刻划符号, 专家概括有“时代早、数量大、种类多、内涵丰富、结构独特”的特点,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发现,构成了双墩文化较具价值的主体内容。

刻划符号、装饰品、艺术品的出现,反映了双墩先民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文明程度。蚌埠人可以骄傲地说,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引领时尚,创造文化,让双墩成为淮河流域的一处文明高地。

中华文明“多源一体”版图有双墩?

是!

双墩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98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升格为省级,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双墩文化特色鲜明,自成体系,并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双墩文化圈。宿州小山口遗址、濉溪石山孜遗址、淮南小孙岗遗址、怀远双古堆遗址、凤台峡山口遗址、定远侯家寨遗址等,都是双墩“朋友圈”的成员,文化特征部分重叠,文化面貌具一定的相似性。

双墩遗址出土了数量颇大的陶网坠。

略显遗憾的是,虽然双墩文化的面貌日益清晰,但蚌埠双墩文化的聚落形态仍是学术研究的少有。2014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已进行了4年3次考古发掘。多次发掘表明,双墩核心区面积仅1万多平方米,虽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但未发现居住痕迹,证明该区域并非7000年前的聚落遗址。双墩人居住在何处,目前仍然成谜,聚落形态研究尚无可靠材料,须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双墩文化命名前,考古学界、历史学界总认为淮河流域是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过渡地带,没有自己的文明发展体系。但双墩文化的确立,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对建立淮河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分期框架和谱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公认,双墩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源一体”分布版图上的重要一“源”。

双墩文化之后,约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蚌埠与周边地区的文化扩散、融合逐渐加深;至距今约40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文化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文明汇聚的范围更加扩大,迎来了“龙凤呈祥”的高光时刻。(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